
陕西省中医医院
医院地址:陕西西安市中心西华门2号查看地图>>
医院简介: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陕西省中医医院坐落于西安市市中心钟楼北侧,西华门2号。占地25亩,有50余年的历史。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是一所集科研、医疗、制药为一体的正厅级事业单位,是国家中医药科研基地和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和科技查新单位、首批中医药对外教育单位。机构有中药研究所、文献信息研究所、中药新药研究开发办公室、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中心。
中药研究所下设药剂研究室、药理研究室、基础研究室以及国家三级实验室——中药分析实验室。文献信息研究所拥有藏书20万册,其中中医药古籍2万册,中医药科技期刊800余种,有10余种医药信息数据库。中医文献研究室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承担着多项国家重点课题任务。建院以来,共完成科研课题405项,取得科研成果129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31项。发表交流论文2500余篇,出版专著200余部,获专利10项,转让新药3个。相继研制开发了一批疗效确切的自产制剂130余种。
研究院所属汉唐制药有限公司,占地35亩,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2003年12月通过GMP认证。年产值1000余万元。现有6个产品上市销售。
代管单位有陕西省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学会、针灸学会办公室,《陕西中医》、《陕西医药》编辑部,《陕西省卫生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中国中医药报》陕西记者站。
陕西省中医医院是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2003年与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合并为一个机构。医院设病床500张,拥有MR、CT等各种大型现代化医疗设备。正在改造建设总计为75000平米的门诊住院综合大楼。设有临床医技科室30余个,其中针灸科、肾病中心是国家级重点学科。针灸科设病床100张,在治疗面瘫、中风后遗症及各类疾病引发的疼痛方面疗效显著。肾病中心由50张床的病区、血透室、实验室三部分组成,在肾脏病的病理诊断、中医药对肾脏病的治疗及病理研究方面独具特色。脑病科、肝病科是国家级重点专科。脑病科设床50张,在中风病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方面走在全省的前列。肝病科设床50张,开发出了治疗肝纤维化的中药新药。心病科、肺病科、皮肤科是省级重点专科。
两院在职职工近600人。医院历史上拥有米伯让、贾堃、谢远明等陕西著名中医大家,学术传承积淀深厚,人才荟萃。现有高级中医药专家117名,有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5名,省级名老中医药专家11名;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9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8名,国家中医优秀临床研修人员3名,“三五人才”4名。
在以黄立勋院长为首的新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在“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建设中医名院”的思路指引下,全院职工团结一致,努力拼搏,在09年实现了规划、规模、效益的突破性发展,正在为建设好陕西省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申报国家重点基地而不懈奋斗。
陕西省中医医院的先进设备
西门子螺旋CT
日本惠普彩色B超机
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详细]
中药研究所下设药剂研究室、药理研究室、基础研究室以及国家三级实验室——中药分析实验室。文献信息研究所拥有藏书20万册,其中中医药古籍2万册,中医药科技期刊800余种,有10余种医药信息数据库。中医文献研究室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承担着多项国家重点课题任务。建院以来,共完成科研课题405项,取得科研成果129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31项。发表交流论文2500余篇,出版专著200余部,获专利10项,转让新药3个。相继研制开发了一批疗效确切的自产制剂130余种。
研究院所属汉唐制药有限公司,占地35亩,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2003年12月通过GMP认证。年产值1000余万元。现有6个产品上市销售。
代管单位有陕西省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学会、针灸学会办公室,《陕西中医》、《陕西医药》编辑部,《陕西省卫生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中国中医药报》陕西记者站。
陕西省中医医院是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2003年与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合并为一个机构。医院设病床500张,拥有MR、CT等各种大型现代化医疗设备。正在改造建设总计为75000平米的门诊住院综合大楼。设有临床医技科室30余个,其中针灸科、肾病中心是国家级重点学科。针灸科设病床100张,在治疗面瘫、中风后遗症及各类疾病引发的疼痛方面疗效显著。肾病中心由50张床的病区、血透室、实验室三部分组成,在肾脏病的病理诊断、中医药对肾脏病的治疗及病理研究方面独具特色。脑病科、肝病科是国家级重点专科。脑病科设床50张,在中风病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方面走在全省的前列。肝病科设床50张,开发出了治疗肝纤维化的中药新药。心病科、肺病科、皮肤科是省级重点专科。
两院在职职工近600人。医院历史上拥有米伯让、贾堃、谢远明等陕西著名中医大家,学术传承积淀深厚,人才荟萃。现有高级中医药专家117名,有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5名,省级名老中医药专家11名;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9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8名,国家中医优秀临床研修人员3名,“三五人才”4名。
在以黄立勋院长为首的新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在“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建设中医名院”的思路指引下,全院职工团结一致,努力拼搏,在09年实现了规划、规模、效益的突破性发展,正在为建设好陕西省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申报国家重点基地而不懈奋斗。
陕西省中医医院的先进设备
西门子螺旋CT
日本惠普彩色B超机
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详细]
服务环境:
- 医院科室
- 内科系统
- 外科系统
- 五官妇儿系统
医院位置
更多>>医生回复
更多>>-
a您好,只要大便成形、规律,一般不考虑太大的问题。建议患者应该是注意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避免受凉,多喝水,清淡饮食,吃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食物,不吃刺激性,辛辣,生凉等,热敷,按摩腹部等就可以。
-
a您好!肝炎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乐观情绪。多锻炼身体,进行户外活动,不要吃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不要喝酒,吸烟等等。保持生活有规律,合理安排饮食,饮食以清淡为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定期复查肝功能。
肝炎食疗方:
1、鸡骨草蜜枣猪肉堡:鸡骨草30克、蜜枣7、8枚、瘦猪肉100克。加水适量煎煮,食盐小量调味,去渣,喝汤吃肉,每日1剂。本方具有清湿热、解毒、退黄、扶正护肝之功效。适用于急慢性肝炎湿热明显者。
2、海蛰革莽:鲜海蛰150克、饽齐250克,将海蛰洗净,革莽洗净,去皮切片,同放在砂锅中,加适量的水煎煮成汤。每日2次,每次1小杯―治疗急慢性病毒性肝炎。 -
a您好,患者目前的情况如果症状持续存在,没有变化就是脑梗后遗症。 再治疗无效,如果是新出现的症状,治疗还是有效的。
食疗保健:
1、黄芪桂枝粥:黄芪15克,炒白芍、桂枝各10克,生姜3片,四味水煎取汁,与大米100克、大枣5枚同煮为稀粥服食。益气养血兼温经通络。黄芪肉羹:黄芪30克,大枣10枚,当归、枸杞各10克,猪瘦肉100克(切片),共炖汤,加食盐调味,食肉喝汤。可滋阴助阳、补气活血。
2、黄芪地龙瘦肉粥:鲜地龙50克,剖开洗净去泥,猪瘦肉50克,切丝,共用调味品勾芡;取黄芪10克、大米50克,加清水适量煮沸后,下地龙及瘦肉,煮至粥熟即可调味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