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自治区中医院

藏族自治区中医院

医院地址:西藏拉萨市娘热路26号查看地图>>
医院简介:   藏医藏药是雪域所有众生安康的保证,是祖国医药学宝库中的瑰宝,是藏民族智慧的结晶,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发展历史。它是藏族先辈们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与疾病斗争的经验;借鉴和吸收兄弟民族及周边国家医药学的精华,结合西藏的自然条件和药物资源的开发利用;通过不断研究,反复实践、逐步提高,形成的一门容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方剂、制剂和特殊治疗等方面的体系完整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是藏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为人类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发展史
   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始创于1916年(藏历火龙年),前身为拉萨“门孜康”(藏医星算学院)。
   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后,“门孜康”和药王山医学利众院合并为拉萨市藏医院,1980年升格为西藏自治区藏医院,至今已有100年的传承发展历史。西藏民主改革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卫生和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高度重视下,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卫生厅的亲切关怀下,经过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自治区藏医院已建成为突出藏医药特色、浓厚藏医药文化、传承天文历算、开拓藏医药研究、秉承名老藏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三级甲等”藏医医院
   2005年被评为“三级甲等”民族医医院;2012年通过“三甲”复审;2007年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民族医建设单位;2009年被确定为全国唯一国家级民族医临床研究基地;2013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2014年被列为全国“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单位”,同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首届中医药科技推广先进集体”称号;2015年被确定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5年获得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颁发的“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殊荣,同年被评为“全区规范藏语文社会用字工作先进集体”。
  机构设置
   2011年自治区党委、政府批准“自治区藏医院(藏医药研究院)为卫生厅管理的副厅级事业单位,其床位编制为500张,设11个管理机构和4个研究所(均为副县级),24个专业科室”。
   目前,医院分为院本部、老门诊部、制剂中心和药材种植基地四个片区(总面积为317.52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编制床位500张,实际开放床位383张。人员编制517人,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92人,占87%。博士3人、硕士23人、在读博士后1人。高级职称56人、中级职称108人。强巴赤列和占堆老院长分别荣获“国医大师”称号,拥有国家级名医7个,自治区级名藏医13人。医院设有11个管理机构和4个研究所,24个专业科室:即脑病科、胃肠科、肺病科、肝病科、骨伤科、普外科、妇产科、心内科、外治科、急诊科、隆病科、眼科、口腔科、耳鼻喉科、儿科、糖尿病、肛肠、皮肤科、治未病科、藏医特色疗法中心等。设有医学影像、检验(输血科)、内窥镜、麻醉、药剂、病理、手术室、消毒供应室等8个临床医技科室。医疗设施设备总值从2010年的2500万元增加到了2015年的 1亿元,医院固定资产从2011年的13873万元(不包括文物资产)增加到2015年的24824万元。近两年全院医疗设备器械更新率达95%,医疗办公家具更新率100%。
   拥有医院制剂309种,其中获得医院制剂批号的117种,正在申报192,另有专科药35 个。
  改扩建项目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藏医院实施了推倒重建式的改扩建工程。已实施了内科楼、肝病楼(特色专科楼)、门诊住院医技综合楼,住院北楼等工程。2014年,眼科中心及基础研究综合楼项目又被列入“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项目。该项目还包括了高压氧舱建设、药浴中心改造和室外附属工程等建设内容。上述项目共下达投资2.56亿多元,改扩建工程的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医疗就医环境,提升了整体功能和形象。
  重点研究项目
   先后完成了51项科研课题。其中科技部“十五”攻关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29项,自治区级课题20项。荣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14项、研制的五个新药品种获得了国家新药证书。在抢救、挖掘、整理藏医药古籍文献的研究和临床开发应用研究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圆满完成了“公元2013年至2024年共十二年间藏历基本数据运算”项目,即将出版《西藏万年历》重点科研等。
   研究领域从文献研究和天文历算研究扩展到了临床诊疗评价研究、成方制剂研究、藏药资源研究、藏药材人工种植研究等方面。拥有“西藏自治区藏医药与高原生物重点实验室”、“藏药方药临床应用与评价”、“国医大师强巴赤列学术思想研究室”、“中医药防治传染病重点实验室”等4个国家级重点研究室,及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即“西藏自治区藏药筛选与评价重点实验室”。承担了全国中(藏)药材资源普查项目。如今,西藏自治区藏医药研究院,已然成长为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研究领域齐全、学科鲜明、优势突出的藏医药学专业科研机构,全院专职科研人员42位,其中高级以上12人(正高4人),中级12位,初级15位,其他技术人员3位。
  年业务量
   2015年度医院诊疗工作总量344072人次,其中门急诊337405人次,同比增加26193人次,入院 6752人次,比去年增加1379人次;出院人数达6711人次;平均病床周转次数 19次,比去年增加1次;病床使用率95% 。藏医非药物疗法治疗491591人次,开展眼科各类手术3273例,其中白内障复明手术2523例。2015年11月23日门孜康制剂室获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12月21日正式挂牌。共配制 175批制剂产品,109个品种,40吨成药,并按规范要求以小包装形式进入医院药房。
  藏医特色医疗
   从挖掘整理、创新藏医药特色优势入手,加强专科(专病)建设,以独具特色的藏医专科诊疗技术放血、擦涂、外敷法、药浴、火炙等藏医外治疗法提高临床疗效,专科专药对脑病、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糖尿病、各型肝炎、肝硬化等疾病诊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2014年,在门诊设立了藏医传统特色疗法中心,开展放血、涂擦、头浴、外敷、火灸等特色疗法服务。2015年设立了治未病科,积极探索开展藏医体制辨识、健康宣教、健康干预、心理辅导等为内容的治未病工作。开发了体质辨识软件,填补了藏医体质辨识智能化的空白。
   藏药处方占处方总数的比例从2012年的91.78%,提高到了2014年的93%和2015年的92%。2015年8-12月藏医非药物疗法总人次达82047人次,比2014年8-12月增加35917人次。
  藏医药文化
   医院收藏有驰名中外的藏医药学《四部医典》和《四部医典》标准注释本《蓝琉璃》及天文历算学等7000多个木刻版、580多部藏医药和天文历算学绝版文献资料、藏医药稀世珍宝—《四部医典》八十幅彩色唐卡、《四部医典系列彩色挂图》和163尊藏医药历代名医塑像以及公元七、八世纪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历代藏医名家文物和藏医传统医疗器械以及甘露加持仪式有关器具等众多文物和文献。2013年,国务院批准“门孜康”为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其馆藏的(金汁手写《四部医典》和16—18世纪木刻版)顺利通过“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评审,正式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国家级名录。申请注册“玉妥论坛”微信平台;完成了“门孜康”、“四部医典”、“玉妥”等品牌注册和保护工作。我院主办的《雪域藏医药(藏文)》获得国家新闻出版总局期刊批号。[详细]
服务环境:
医院科室
内科系统
外科系统
五官妇儿系统
强巴卓嘎主治医师
呼吸科
擅长:专业特长:藏西医结合治疗内科常见病及各种疑难杂症,特别对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具有独特的治疗方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上午
下午
晚上
洛桑益尼主治医师
心内科
擅长:专业特长:高血压、多血症、糖尿病、各种肾病等疑难杂症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上午
下午
晚上
尼玛顿珠主治医师
心胸外科
擅长:西藏藏医学院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至今从事藏医医教研和管理工作35年,擅长对心脑血管内科疾病的藏西医结合诊疗。2014年荣获西藏自治区名藏医荣誉称号。
上午
下午
晚上

    医院位置

    更多>>

    医生回复

    更多>>
    • a您好,老年人睡眠减少属于正常现象,要是长时间的睡不着觉,就是失眠的问题。一旦,家中的老年人出现了失眠的问题,就要及时到医院接受专业的诊治,避免因为失眠的现象造成极大的伤害。
      平常要注意自身的调节,适度锻炼身体,不要老是呆在家里。多吃对于睡眠有利的食物。 (1)食醋一汤匙,倒入一杯冷开水中饮之,可以催眠入睡并睡得香甜。 (2)经常失眠者,用莲子、龙眼、百合配秫米(粟米)熬粥,有令人入睡的疗效。
      耳鼻喉科 占堆
    • a您好,您这种情况可能是肾虚早泄,或是精神、心理和环境因素等影响有关系。早泄的治疗,首先要明确早泄的病因、类型,在进行对症治疗才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一般可以通过食补来调理肾虚,多吃羊肉、核桃、黑芝麻和韭菜等食物,能补体之虚,益肾之气,以补血益肾填精。
      而对于肾虚严重的患者,可以通过穴位补肾的方法来进行调理。穴位补肾是指通过贴敷、按摩、针灸相应穴位来改善及治疗肾虚的情况。
      平时要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善于通过一些休闲活动来减轻精神压力,释放不良情绪。均衡饮食、规律生活。在新建性心理模式时,夫妻从做情人、做初恋情人开始,回顾爱情历程,走访恋爱之路。然后在安全、温馨的家庭氛围里双方从头开始,充分享受生活之美。
    • a您好,目前患者病情有变化,需要马上,住院。住院治疗及时会好转的。
      耳鼻喉科 占堆